高通要在筆電領域挑戰蘋果M1,是穩了還是飄了?
近日,高通公司正式宣布現任總裁克里斯蒂亞諾?阿蒙就任CEO,這家半導體巨頭迎來了創立以來的第四任CEO。
作為新一任CEO,克里斯蒂亞諾?阿蒙在就職演講上也展露出了自己的野心,在手機市場已經取得霸主地位的高通,下一個目標是筆記本電腦市場,新一代筆記本電腦芯片將在明年問世并直接對標蘋果M1,一場新的戰爭即將到來。
斥資90億收購開發團隊
雖然存在感不高,但是高通在筆記本電腦市場其實一直有單獨的一條產品線,目前最新一代產品為驍龍8cx,采用八核設計,頻率為2.7GHz,單核分數為982,多核為4918。作為對比,蘋果M1同樣為八核設計,基礎頻率則更高,達到3.2GHz,并且取得了單核1736,多核7311的成績。
比起手機芯片上的些許差距,在筆記本電腦領域里,高通與蘋果的差距則更加明顯,從實際的性能測試來看也是如此。隨著蘋果M1芯片證明了在筆記本電腦市場ARM芯片所具有的優勢,高通的筆記本電腦芯片也進入到了加速階段,而在新CEO上任后,高通的相關計劃終于是浮出水面。
克里斯蒂亞諾?阿蒙在就職儀式上對媒體表示,高通早已招攬了一支芯片設計師團隊在主攻筆記本電腦芯片領域,在他們的幫助下高通將擁有市場上最好的芯片。克里斯蒂亞諾?阿蒙提到的這支團隊就是今年一月份收購的NUVIA公司研發團隊,為了收購這家成立不到1年的公司,高通支付整整14億美元(約90.7億人民幣),引起了市場的強烈關注。
業界普遍認為,高通愿意斥資14億美元收購一家成立不到1年的公司,主要是為了招攬NUVIA的創始人Gerard Williams III以及他的兩位助手John Bruno、Manu Gulati。三人此前均在蘋果公司工作,負責A系列芯片的開發工作,其中Gerard Williams III更是A7-A14系列芯片的首席架構師,足以稱得上是奠定iPhone市場地位的基石之一,在離職前更還深度參與了M1芯片的開發。
離職后,Gerard Williams III所創立的NUVIA主攻服務器處理器方向,直接對標英特爾至強和AMD霄龍系列,首款試驗線產品在功耗性能比上就已經遠遠超過了驍龍865和蘋果A13。隨著高通的收購,NUVIA的整個開發團隊也并入到高通中,之后就一直沒有太多的新消息傳出,直到新任CEO上臺才正式曝光了高通的計劃。
從目前的情況看,NUVIA團隊已經接手了全部的筆記本電腦芯片設計,同時還包括高通的服務器芯片,在2022年則會發布基于NUVIA技術打造的新一代筆記本電腦芯片,屆時同步登場的可能還有高通新一代ARM服務器芯片。對于服務器市場和筆記本電腦市場,高通垂涎已久,不過真正讓他們下定決心斥巨資收購NUVIA的還是蘋果M1所引起了強烈的市場反響。
筆記本市場將迎來巨變?
隨著高通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筆記本電腦市場上,對于這個市場的影響恐怕會更大,相比起蘋果的封閉式生態,高通有意為那些試圖在ARM筆記本電腦上挑戰蘋果的廠商提供定制芯片服務。比如能夠與筆記本電腦適配的5G基帶,在這方面英特爾已經領先一步推出了M.2接口版本的5G網絡擴展卡,而在5G方面更加領先的高通,想必產品也已經準備好了。
另一方面,高通也在為5G基帶并入到處理器中做準備,如果開發過程順利,我們明年也許就能夠看到支持5G網絡的ARM筆記本電腦芯片出貨了。其實,在ARM筆記本電腦市場中高通暫時還沒有第二個對手,因為微軟的Windows ARM版本目前僅針對高通處理器做了優化,即使其它公司想要插手也還需要時間來與微軟進行磨合,所以短時間內ARM PC芯片的玩家估計只有蘋果和高通兩家。
不管接下來的市場表現如何,對于目前筆記本電腦處理器的兩大巨頭英特爾和AMD來說都不會是個好消息,特別是在輕薄本及商務辦公本領域ARM芯片有著天然的優勢,在高通的新一代ARM芯片開始大量鋪貨后,對這個銷量占比最大的市場類別的沖擊是可以預見的。
面對AMD與英特爾,高通的壓力也會相當大,傳統的筆記本電腦廠商也許不太愿意為了高通而得罪兩大巨頭。所以,個人猜測高通的ARM芯片最終可能會將賭注壓在手機廠商身上,小米目前在筆記本市場已經占有了一定份額,歐泊(OPPO母公司)旗下的realme正準備推出第一款筆記本電腦,憑借在手機芯片領域的合作關系,高通應該不難說動小米和realme加入隊伍。
不過最終還是要看以NUVIA技術打造的新一代ARM芯片表現如何,如果無法達到M1芯片相近的性能,那么市場的反饋也許并不會明顯。此外,微軟的Windows ARM版也是其中的關鍵,新版本的Windows 11對ARM芯片的支持力度將會決定高通ARM芯片能否在短時間內被市場所認可,畢竟Windows才是個人PC市場根本。
ARM與x86誰才是未來?
如果是在上個月,對于這個問題我個人可能會比較支持ARM,考慮到移動生態在網絡世界中的比重越來越多,未來能夠輕松跨越PC端與移動端的ARM芯片顯然有著一定的優勢。但是在Windows 11推出后,PC端與移動端的互通也成為了微軟的未來核心計劃,讓x86聯盟能夠更好的應對來自高通的挑戰。
不管怎樣,在未來一段時間里PC市場的絕對領導者依然會是AMD和英特爾,特別是在游戲等領域,ARM芯片還很難與x86芯片抗衡。但是小雷依然看好ARM芯片未來的發展,隨著移動智能生態的發展,更高性能且更便攜的PC產品必然會成為主流之一,這些正是ARM所擅長的地方。
就像蘋果將M1芯片放到了iPad Pro上,如果再為其適配macOS,那么在便攜PC市場也許不會有第二款產品能夠與之抗衡。但是蘋果并不希望iPad產品線與MacBook產品線沖突,所以一直不愿意打通兩者的系統,而在高通這邊則沒有產品線沖突的顧慮,可以輕松的讓平板電腦在擁有筆記本電腦的性能的同時運行Windows系統,帶給用戶完整的PC體驗。
隨著ARM與x86的對抗、磨合,未來的移動端市場界限也許會更加模糊,手機、平板電腦、筆記本電腦逐漸融合已經成為了趨勢之一,對于未來的移動端市場來說,高性能低功耗的處理器將會有著更多的優勢。
同樣的,x86架構也在作出改變,AMD的核顯技術與英特爾的低功耗技術也有著不錯的未來,不至于被高通在這個領域徹底擊敗,不過,兩者分庭抗議的未來也許并不遙遠。
原文來自https://www.leikeji.com/article/39807